一名普通的高职院校教师,如何成长为江苏省技术能手、五一创新能手?一位绰号叫“老鱼”的80后教师来告诉你答案。
于斌,91精品福利导航的一名教师,自2009年进校工作至今,勤奋、钻研、谦逊便成了个人标签。
教学业务精进持之以恒
从企业转战学校,没有任何教学经验,如何上好第一堂课成为首要难题。虽然帮带老师进行了指导,但是第一节课还是不尽如人意,他没注意到一堂课自己竟然埋头讲了100多页PPT,也没注意到学生们已经“晕圈”一片,他也曾因被帮带师傅指出“冰淇淋”和“冰激凌”的板书混淆而呆若木鸡,还曾在部门教学能力测评会上紧张得口吃、出洋相。“以生为本、夯实基础、准备充分”,一位老教师的点播,让他醍醐灌顶。自此,他把学生的反馈调研作为必修课,研读多本经典教育学著作,积极参加“双元制”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,苦练职教基础。
如今,他能根据每一级、每一班的学情分析,灵活调整教学策略,头脑风暴、任务驱动、小组协作、虚拟仿真、游戏教学等教学手段,和学生的相处模式也如家人一般。课余时间,他时常亲自下厨为学生做家常菜;逢教师节时,学生们会精心策划庆祝教师节活动。他早已和这群孩子打成了一片,因此多次获评“我最喜爱的教师”,获评教书育人先进个人、青年教师示范岗、匠心师德模范等称号。
他践行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”的理念,让比赛成为历练自身和学生的磨刀石,他先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、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、全国商科教育实践教学比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;指导学生获得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智慧物流赛项一等奖、“畅享杯”全国职业院校创业技能大赛物流设计赛项一等奖、内地与港澳地区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竞赛金奖等各项荣誉30余项。“不管处于何地,要永远心怀天下做最棒的自己!”他一直这样勉励学生。
除此之外,他担任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负责人,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课程体系改革,践行“大教学、大学工、大科创”的育人理念。教学成果先后获多项荣誉,专业上获批多个项目。他从一个教学“菜鸟”逐步成长为职业教育的坚定践行者。
技能提升练就“双师”素质
作为职业院校教师,更能体会学以致用的必要性。通过学习和考评,个人获得了多个高级技师资格。于老师经常性到优质企业进行调研,在推进产教融合工作的同时,也抓住机会学习新思维并“变现”到自己的课堂上。缺乏特殊尺寸的模拟运输车辆,找来工地上的木头自己动手;缺乏企业跨境物流平台的账号,便到同学企业“巧取豪夺”;缺乏智能叉车等教学道具,便用儿子的金属积木零件自行搭建……
经不断提升职业技能,于老师获评为学校“双师型”、“工匠型”教师,也在江苏省物流服务师、江苏省智能制造物流管理等职业技能的赛场上斩获多个奖项。他先后主持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等省市级项目10余项,发表论文30余篇,获批软件著作权5项,受邀江苏职业教育青年学术讲坛、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坛等场合做讲座交流。他从一个“门外汉”逐渐成长为物流行业的踏实工作者。
党建引领促进先锋示范发挥
于斌还担任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第一党支部书记,不仅个人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更是围绕“七个有力”,促进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,带领支部先后获批全国高校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、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。
他主讲的党课、主持的组织生活会受到省教育工委指导组、常州市委组织部督导组的高度称赞。他带领支部创新形成了“OPPA”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、“133”党建工作方法、“红专结合”系列党日活动等典型案例。新冠疫情以来,他积极响应政府“中小企业纾困帮扶”的号召,带领支部师生深入中小企业,开展安全生产管理、供应链安全稳定等主题的系列公益讲座20余场。同时,引领师生社团开展了电商助农、爱心助残等系列活动。他从一个普通员工成长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“双带头人”的坚实奋斗者。
“学生的期盼和信任,是我们从事教育事业源源不断的动力;学生的成长和发展,是我们做好立德树人本职工作最踏实的成就感。”“老鱼”同志一直这样勉励自己。